過敏性紫癜


-
相關癥狀:出血、咽痛、腹瀉、腹痛、煩躁不安、惡心、低熱、氮質血癥、蛋白尿、便血、斑丘疹、斑丘疹
-
zhang124
-
免費咨詢
線上溝通
與商家溝通核實商家資質
線下服務
核實商家身份所有交流確保留有證據
服務售后
有保障期的服務請與商家確定保障實效
過敏性紫癜
過敏性紫癜(anaphylactoid purpura),即Henoch-Schonlein紫癜(Henoch-Schonlein purpura),又稱自限性急性出血癥,是一種侵犯皮膚和其他器官細小動脈和毛細血管的過敏性血管炎,發(fā)病原因可能是病原體感染、某些藥物作用、過敏等致使體內形成IgA或IgG類循環(huán)免疫復合物,沉積于真皮上層毛細血管引起血管炎。主要表現為紫癜、腹痛、關節(jié)痛和腎損害,但血小板不減少。有認為過敏性紫癜與變應性皮膚血管炎屬于同一個譜系疾病。本病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一種血管炎,多發(fā)于學齡期兒童,常見發(fā)病年齡為7~14歲,1周歲以內嬰兒少見。
癥狀
1.紫癜:常對稱分布、分批出現,大小不等,顏色深淺不一。2.胃腸道表現:陣發(fā)性腹絞痛或持續(xù)性鈍痛,可并嘔吐、腹瀉、便血等。3.關節(jié)表現:以關節(jié)痛為主,常伴腫脹、積液和發(fā)熱。4.腎臟表現:多見于兒童患者,多在紫癜出現后1周內出現,可表現為蛋白尿、血尿、伴少尿、水腫、高血壓等。
病因
(一)自身免疫(30%): 由于機體對某些過敏物質發(fā)生變態(tài)反應而引起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增高,導致皮下組織,粘膜及內臟器官出血及水腫 ,過敏原可由于多種因素引起,但對每一具體病例尋找其確切病因,往往有一定的難度,通常認為可能與多種誘發(fā)因素有關,但直接致病因素常難肯定。感染因素(40%): 最常見的細菌感染為β溶血性鏈球菌,其次為金黃色葡萄球菌,結核桿菌,傷寒 桿菌,肺炎 球菌和假單胞菌等,以上呼吸道炎較為多見,也可見于肺炎、扁桃體炎、猩紅熱、菌痢、尿路感染、膿皰瘡、結核及病灶感染(皮膚,牙齒,口腔,中耳)等,病毒感染中有風疹、流感、麻疹、水痘、腮腺炎、肝炎等,寄生蟲感染也可引起本病,以蛔蟲感染多見,還有鉤蟲、鞭蟲、絳蟲、血吸蟲、陰道滴蟲、瘧原蟲感染等。其他因素 (20%): 昆蟲咬傷,植物花粉,寒冷,外傷,更年期,結核菌素試驗,預防接種,精神因素等均可引起,另外在血液透析病人,淋巴瘤 化療后病人及Guillain-Barre綜合征病人中,也有引起過敏性紫癜的報道。(二)發(fā)病機制 在上述因素的致敏作用下,體內發(fā)生變態(tài)反應,其機制有如下可能:1.速發(fā)型變態(tài)反應 致敏原進入機體后,與體內蛋白質結合形成抗原,抗原經過一定的潛伏期(5~20天),刺激免疫組織和漿細胞產生IgE,IgE吸附于全身各個器官的肥大細胞上(血管周圍,胃腔,皮膚),當再遇到同一抗原刺激時,抗原便與吸附在肥大細胞上的IgE相結合,激活該細胞中的酶系統(tǒng),使肥大細胞釋放出一系列的生物活性物質,如組胺,5-TH,緩激肽,過敏慢反應物質(SRS-A),也能興奮交感神經,釋放乙酰膽堿,SRS-A是由白三烯C4(LTC4)及其代謝產物LTE,LTD4所組成,LTC4在γ谷氨酰轉肽酶作用下,轉變?yōu)長TD4,后者在二肽酶作用下轉變?yōu)長TE4,這一系列生物活性物質,主要作用于平滑肌,引起小動脈,毛細血管擴張,通透性增加,組織,器官出血,水腫。2.抗原-抗體復合物反應 這是主要發(fā)病機制,致敏原刺激漿細胞產生IgG(也產生IgM和IgA),后者與相應抗原結合形成抗原抗體復合體,其小分子部分屬可溶性,在血液中可以沉淀于血管壁或腎小球基底膜上,激活補體系統(tǒng)所產生的C3a,C5a,C5,C6,C7可吸引中性粒細胞,后者吞噬抗原-抗體復合物,釋放溶酶體酶,引起血管炎,累及相應器官,另一部分免疫復合物中,抗體多于抗原,復合物分子量大,屬非溶性者而沉淀下來,被單核巨噬細胞系統(tǒng)所清除,一般不產生病理變化。
預防
(一)預防本病“避其毒氣”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1.預防各種感染,如細菌,病毒,寄生蟲等感染,積極防治上呼吸道感染。2.飲食有節(jié);3.調節(jié)情志保持心情的輕松愉快。(二)生活調理:1.經常參加體育鍛煉,增強體質,預防感冒 。2.積極清除感染灶,防止上呼吸道感染。3.盡可能找出過敏源;防止食物,藥物,花刺,蟲咬等致敏。4.急性期和出血多時,應限制患者活動。(三)飲食調理:本病以熱血為主,飲食要清淡,主食以大米,面食,玉米面為主,多吃瓜果疏菜忌食肥甘喉味,辛辣之品,以防胃腸積熱;對曾產生過敏而發(fā)病的食物,如魚,蝦,海味等絕對禁忌,氣虛者應補氣養(yǎng)氣止血, 血瘀者可用活血化瘀之品。
檢查
1.血液檢查:白細胞正?;蛟黾?,中性和嗜酸性粒細胞可增高;除非嚴重出血,一般無貧血;血小板計數正常甚至升高,出血和凝血時間正常,血塊退縮試驗正常,部分患兒毛細血管脆性試驗陽性,血沉正?;蛟隹?,血清IgA可升高,IgG,IgM正常亦可輕度升高;C3,C4正?;蛏?抗核抗體及RF陰性;重癥血漿黏度增高。2.骨髓象:正常骨髓象,嗜酸粒細胞可偏高。3.尿液檢查:可有蛋白,紅細胞,白細胞和管型,重癥有肉眼血尿。4.糞常規(guī)檢查:部分病人可見寄生蟲卵及紅細胞,潛血試驗可陽性。5.毛細血管脆性試驗:陽性。6.病理學檢查:彌漫性小血管周圍炎,中性粒細胞在血管周圍聚集,免疫熒光檢查顯示有IgA和C3在真皮層血管壁沉著。7.腹部超聲波檢查有利于早期診斷腸套疊;頭顱MRI對有中樞神經系統(tǒng)癥狀患兒可予確診;腎臟癥狀較重和遷延患兒可行腎穿刺以了解病情給予相應治療。
治療
過敏性紫癜西醫(yī)治療方法1.對因處理消除致病因素、控制感染、驅除寄生蟲、避免過敏性食物和藥物等,這是防止復發(fā)和治愈本病的根本措施??尚序屜x治療。2.一般療法(1)抗組胺類藥物:可選用鹽酸異丙嗪(非那根)、氯苯那敏(撲爾敏)、苯噻啶、去氯羥嗪(克敏嗪)或特非那定片等。亦可用10%葡萄糖酸鈣靜脈注射,但其療效不定。撲爾敏:8mg,3次/d,口服;息斯敏:10mg,2次/d,口服。(2)蘆丁和維生素C:作為輔助劑應用,一般劑量宜大,維生素C以靜脈注射為好。(3)止血藥:卡巴克洛(安特諾新,安絡血)10mg,2~3次/d,肌注,或用40~60mg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靜滴。酚磺乙胺(止血敏)0.25~0.5g,肌注,2~3次/d或靜注。如有腎臟病變者抗纖溶藥應慎用。3.腎上腺皮質激素抑制抗原-抗體反應,具有抗過敏及改善血管通透性作用。對關節(jié)型、腹型和皮膚型療效較好,但激素對腎臟病損無效,也有人認為不能縮短病程,一般用潑尼松 (強的松)30mg/d,分次口服,如1周皮疹不退,可加至40~60mg/d,癥狀控制后逐漸減量直至停用,也可以用氫化可的松100~200mg /d,病情好轉后改用口服。4.免疫抑制劑過敏性紫癜并發(fā)腎炎,對激素療法不佳或病情遷延者可加用免疫抑制劑,一般常和激素合用,可選用環(huán)磷酰胺、硫唑嘌呤等,但應注意并發(fā)感染。5.抗凝治療對急進性腎炎、腎病綜合征病例,除用皮質激素、環(huán)磷酰胺(CTX)外,還可用抗凝治療,如肝素10~20U/(kg?h)×4周,使APTT維持至正常值的1.5~2.0倍。6.有腎功能損害病人改善腎臟微循環(huán):654-2(20~30mg/d)+川芎嗪(300mg/d)或丹參注射液,靜脈滴注,10d為一療程,每月1~2次。7.其他目前,國外有報道對于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無效的嚴重的過敏性紫癜患者,氨苯砜可能是一種有效的治療藥物。治療劑量為100mg/d,在治療前應檢查G-6- PD水平。治療期間應注意血正鐵血紅蛋白水平。一般治療2周后,其典型癥狀可基本控制。國內尚未見報道。過敏性紫癜中醫(yī)治療方法(1)熱傷血絡證:證候:病程較短,紫癜色紅或紅紫,出沒迅速,皮膚瘙癢或起風團,身熱面赤,五心煩熱,咽喉腫痛,口渴,溲赤便干,尿血,舌質紅或紅絳,苔薄黃,脈數。治法:清熱解毒,涼血祛風。方藥:銀翹散合犀角地黃湯加減。方中銀花、連翹、地丁、川黃連清熱解毒,犀角、丹皮、生地、赤芍涼血解毒,再配茯苓淡滲利濕,夏枯草清瀉肝火。皮疹嚴重者加紫草、蟬蛻清熱透疹;皮膚瘙癢加地膚子、白蘚皮;咽痛加牛蒡子;腹痛加白芍、甘草;胃脘不適加甘草、大棗;鼻衄加藕節(jié)、側柏葉;尿血加大小薊、白茅根;蛋白尿加益母草。(2)瘀血阻絡證:證候:病程校長,反復發(fā)作,出沒遲緩,紫癜色紫暗或紫紅,關節(jié)痛及腹痛,面及下眼瞼青暗,皮膚粗糙,白睛布紫或紫紅色血絲,咽干,舌體暗或有瘀斑,苔薄白或薄黃,脈澀或弦。治法:活血化瘀,解毒祛風。方藥:桃紅四物湯加味。方中桃仁、紅花、當歸、川芎、赤芍活血化瘀,生地滋陰涼血,此方可選加紫草、蒲公英、黃芩等清熱透疹之品,以祛余邪。關節(jié)痛乳香、沒藥;腹痛加元胡、川楝子;蛋白尿加益母草。(3)氣虛血虧證:證候:紫癜反復,遷延不愈。紫癜隱約散在,色較淡,勞累后加重,神疲倦怠,心悸氣短,蛋白尿,舌淡紅,薄白苔或少苔,脈虛細。治法:補氣養(yǎng)血,佐以涼血解毒。方藥:八珍湯加味。方中黨參、白術、茯苓、甘草補氣健脾,當歸、川芎、生地、赤芍補血活血涼血,全方共奏具有氣血雙補之功。可適當加紫草、白茅根、茜草等增強涼血解毒之功效。蛋白尿明顯者加黃芪、益母草;尿血重者加女貞子、旱蓮草。驗方:紫草根30g每日煎服。紅棗10~20個,煎湯服用或食用,每日3次。中成藥(1)銀黃口服液:每次10~20m1,每日3次。主治熱傷血絡證兼咽紅腫痛熱盛者。(2)銀翹解毒丸:每次1丸,每日2次。適應證同上。(3)防風通圣丸:每次6g,每日2~3次。適用于熱傷血絡證伴發(fā)熱惡寒、皮膚瘙癢、關節(jié)腫痛及大便燥結者。(4)八珍益母丸:每次1丸,每日2次。適用于氣虛血虧證。針灸治療推拿治療:針灸主穴:曲池、足三里;備穴:合谷、血海。先用主穴,效果不理想時加備穴。有腹痛者加刺三陰交、太沖、內關。預后:本病預后大多良好,病程一般3~6個月,一次發(fā)作可持續(xù)1周~6個月不等。只有關節(jié)及皮膚癥狀者病程較短,腹部癥狀明顯者病程較長。如果并發(fā)腎炎進 展為腎功能衰竭,或有腦部病變并發(fā)腦出血者預后嚴重。瑞金醫(yī)院曾統(tǒng)計350例過敏性紫癜,出院時痊愈者181例(57.71%),好轉者153例 (43.72%),未愈者15例(4.29%),死亡者1例(0.28%)。死亡原因為腎炎進展至腎功能衰竭,伴肺部感染和敗血癥。
護理
過敏性紫癜患者食療方方1花生衣煎子組成:花生衣50克,紅棗50克。用法:上二味水煎,每日1劑,分2次服。功效:補血,涼血,止血。主治:過敏性紫癜,屬血熱妄行型,皮膚出現青紫瘀點或斑塊,發(fā)熱,口渴欲飲,舌紅有瘀斑、苔黃,脈象弦數。方2馬蘭蛋卵組成:馬蘭頭全草60克,青殼鴨蛋2個。用法:上二味同煮,將蛋煮熟后去殼,再煮蛋至黑色即可。吃蛋飲湯,每日1劑,空腹食。功效:清熱涼血止血。主治:過敏性紫癜,屬血熱妄行型,皮膚出現紫斑,伴發(fā)熱,口渴,便秘,舌質紅、苔黃。方3豬皮柿葉湯組成:鮮豬皮100克,柿樹葉20克。用法:上二味慢火熬成湯,分2次飲用。功效:滋陰降火,安絡止血。主治:過敏性紫癜,屬陰虛火旺型,皮膚出現青紫斑塊,時作時止,潮熱盜汗,可伴有尿血、便血。方4兔肉燉紅棗組成:兔肉500克,紅棗100克,紅糖適量。用法:將兔肉洗凈切成小塊,同紅棗、紅糖共放鍋內隔水燉熟,至肉爛即可。分3次服完。功效:補氣養(yǎng)血止血。 主治:過敏性紫癜,屬氣不攝血型,久病不愈,反復出現紫癜,神疲乏力,頭昏目眩,面色少華,爪甲發(fā)白。方5桂圓大棗黨參湯組成:桂圓肉20克,大棗10個,黨參30克。用法:上三味加水煎服,每天l劑,分2次服食。功效:補氣攝血。主治:過敏性紫癜,屬氣不攝血型,反復出現紫癜,神疲乏力,頭暈目眩,食欲不振,頭暈目眩。方6羊骨粥組成:羊四肢長骨2根,紅棗20枚,糯米60克。用法:將羊骨敲碎,與糯米、紅棗共煮稀粥。每日1劑,分2次服,可長期食用。功效:滋陰補血。主治:過敏性紫癜,屬陰虛火旺型,皮下出現青紫瘀點或斑塊。伴潮熱,盜汗,顴紅,心煩,口渴,舌紅苔少者。過敏紫癜患者飲食宜忌1、飲食要清淡,主食以大米,面食玉米面為主;2、多吃瓜果蔬菜。3、氣虛者應補氣養(yǎng)氣止血。血瘀者可用活血化瘀之品。4、應多吃高C,C有減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和脆性作用,患者多吃這些有助于康復。富含C的有柚子,橙子,柑橘,蘋果,檸檬,草莓,獼猴桃,西紅柿以及各種綠葉蔬菜等。5、忌食肥甘喉味,辛辣之品,以防胃腸積熱;6、對曾產生過敏而發(fā)病的食物如魚、蝦、海味等絕對禁忌。7、忌食動物蛋白,如海鮮、牛羊肉、方便面(有防腐劑)。
并發(fā)癥
1.腎炎:是本病最常見的并發(fā)癥之一,其發(fā)病率,國外報道為22%~60%,國內報道為12%~49%,一般于紫癜出現后1~8周內發(fā)生,輕重不一,有的僅有短暫血尿 ,有的很快進展為腎衰竭,主要表現為肉眼血尿(30%),蛋白尿(<1g/d占50%~60%)水腫 ,高血壓 ,偶可見腎病綜合征 (尿蛋白>3.5g/d者占15%~39%),腎活檢有一定程度改變者為80%,90%~95%于數周至數月內恢復正常,發(fā)展成慢性者少見(6%),少數可表現為腎病綜合征,過敏性紫癜所引起的腎炎與IgA腎炎有時無法區(qū)別,但單核及T細胞浸潤只見于前者,而IgA腎炎起病常呈血尿而無全身癥狀,多見于青壯年,有助鑒別,腎臟活檢顯示有節(jié)段性或少見的彌漫性腎小球增殖,伴毛細血管被纖維蛋白樣物質閉塞。2.偶見有哮喘,聲帶部水腫引起的呼吸道阻塞是一種嚴重的并發(fā)癥,但較為罕見,也有并發(fā)心肌梗死,肝大 ,缺血壞死性膽管炎及睪丸出血的報道。3.消化道出血 :與腸道粘膜受損有關。


2)確認收貨前請仔細核驗產品質量,避免出現以次充好的情況。
3)該信息由排行8用戶自行發(fā)布,其真實性及合法性由發(fā)布人負責,排行8僅引用以供用戶參考,詳情請閱讀排行8免責條款。查看詳情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