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兒黃疸


-
相關癥狀:新生兒母乳喂養(yǎng)后出現(xiàn)黃疸、胎膜早破、生理性黃疸、貧血、皮膚呈黃綠或綠褐色、核黃疸、膽道閉鎖
-
zhang124
-
免費咨詢
————認證資質————
- 個人已認證
- 企業(yè)未認證
- 微信未認證
- 手機已認證
該用戶其他信息
———線上溝通
與商家溝通核實商家資質
線下服務
核實商家身份所有交流確保留有證據(jù)
服務售后
有保障期的服務請與商家確定保障實效
新生兒黃疸
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出生24小時后血清膽紅素由出生時的17~51μmol/L(1~3mg/dl)逐步上升到86μmol/L(5mg/dl)或以上,臨床上出現(xiàn)黃疸而無其它癥狀,1~2周內消退。
生理性黃疸的血清膽紅互足月兒不超過204μmol/L(12mg/dl),早產(chǎn)兒不超過255μmol/L(15mg/dl)。
但個別早產(chǎn)兒血清膽紅素不到204μmol/L(12mg/dl)也可發(fā)生膽紅素腦病,對生理性黃疸應有警惕。
癥狀
(一)病史1、黃疸出現(xiàn)時間24小時內出現(xiàn)共同疸者應首先考慮新生兒溶血癥,其次再考慮CMV等先天性感染;2~3天者以生理性黃疸最常見,ABO溶血癥亦應除外;4~7天者以敗血癥,母乳性黃疸較多見;7天后呈現(xiàn)黃疸者則敗血癥,新生兒肺炎,膽道閉鎖,母乳性黃疸等均屬可能。
2、黃疸發(fā)展迅速新生兒溶血癥最最快,其次最敗血癥,新生兒肝炎及膽道閉鎖發(fā)展較慢而持久。
3、糞便及尿的顏色糞色甚淺或灰白,尿色深者提示新生兒肝炎或膽道閉鎖。
4、家族史家族有蠶豆病患者應考慮是否G6PD缺陷病;父母有肝炎者應除外肝炎。
5、妊娠史,生產(chǎn)史(胎膜早破,產(chǎn)程延長提示產(chǎn)時感染),臨產(chǎn)前母親用藥史等。
(二)臨床癥狀:
1、生理性黃疸輕者呈淺黃色局限于面頸部,或波及軀干,鞏膜亦可黃染,2~3日后消退,至第5~6日皮色恢復正常;重者黃疸同樣先頭后足可遍及全身,嘔吐物及腦脊液等也能黃染,時間長達1周以上,特別是個別早產(chǎn)兒可持續(xù)至4周,其糞仍系黃色,尿中無膽紅素。
2、黃疸色澤輕者呈淺花色,重者顏色較深,但皮膚紅潤,黃里透紅。
3、黃疸部位多見于軀干,鞏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過肘膝。
4、新生兒一般情況好,無貧血,肝脾不腫大,肝功能正常,不發(fā)生核黃疸。
5、早產(chǎn)兒生理性黃疸較足月兒多見,可略延遲1~2d出現(xiàn),黃疸程度較重,消退也較遲,可延至2~4周。
病因
先天因素(25%):
同族免疫性溶血如Rh血型不合、ABO血型不合、其他血型不合。
紅細胞酶缺陷如葡萄糖-6-磷酸脫氫酶(G-6-PD)缺陷等。
紅細胞形態(tài)異常如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、遺傳性橢圓形紅細胞增多癥、遺傳性口形紅細胞增多癥、嬰兒固縮紅細胞增多癥。
疾病因素(20%):
血紅蛋白病如地中海貧血等。
紅細胞增多癥如母兒-胎盤、雙胎之間輸血、宮內發(fā)育遲緩、糖尿病母親的嬰兒等,可致紅細胞增多,破壞也增多。
體內出血如頭顱血腫、皮下血腫、顱內出血等。
細菌感染(20%):
感染細菌和病毒感染皆可致溶血,常見的宮內感染如巨細胞病毒、EB病毒、微小病毒B19等均可引起血。
細菌感染如金黃色葡萄球菌、大腸桿菌等引起的敗血癥、肺炎、腦膜炎等重癥感染。
藥物因素(15%):
可誘發(fā)紅細胞膜的缺陷而發(fā)生溶血性貧血,如磺胺、呋喃坦啶、痢特靈、水楊酸鹽、維生素K3、樟腦、黃連等,可使有G-6-PD缺陷的新生兒誘發(fā)溶血。
孕母分娩前靜點催產(chǎn)素和葡萄糖溶液量較多時可使胎兒處于低滲狀態(tài),導致紅細胞通透性及脆性增加而致溶血。
預防
新生兒黃疸的預防與護理應注意如下幾點:
(1)胎黃常因孕母遭受濕熱侵襲而累及胎兒,致使胎兒出生后出現(xiàn)胎黃,故妊娠期間,孕母應注意飲食有節(jié),不過食生冷,不過饑過飽,并忌酒和辛熱之品,以防損傷脾胃。
(2)婦女如曾生過有胎黃的嬰兒,再妊娠時應作預防,按時服用中藥。
(3)嬰兒出生后就密切觀察其鞏膜黃疸情況,發(fā)現(xiàn)黃疸應盡早治療,并觀察黃疸色澤變化以了解黃疸的進退。
(4)注意觀察胎黃嬰兒的全身癥候,有無精神萎靡,嗜睡,吮乳困難,驚惕不安,兩目斜視,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癥,以便對重癥患兒及早發(fā)現(xiàn)及時處理。
(5)密切觀察心率,心音,貧血程度及肝臟大小變化,早期預防和治療心力衰竭。
(6)注意保護嬰兒皮膚,臍部及臀部清潔,防止破損感染。
(7)需進行換血療法時,應及時做好病室空氣消毒,備齊血及各種藥品,物品,嚴格操作規(guī)程。
檢查
檢查1、血清膽紅素多次測定:
逐漸增高提示膽道閉鎖,若有波動或不規(guī)則地下降提示肝炎。
2、血清轉氨酶:
早期明顯增高考是提示肝炎。
3、其他實驗室檢查:
血清5′-核苷酸酶明顯增高提示膽道閉鎖;血清甲胎蛋白>40mg/L提示肝炎;十二指腸引流液含有膽汁或膽酸可降外膽道閉鎖;脂蛋白-X(LP-X)陽性者提示膽道閉鎖。
4、靜注131I玫瑰紅37~148MBq(1~4μCi),收集3天糞便(不能混有尿液)測每分鐘計數(shù),如>10%的注入量即可排除膽道閉鎖。
5、核素肝,膽掃描:
靜注99m锝標記的亞氨二醋酸(IDA)衍化物后掃描,肝炎患兒的肝臟顯影緩慢而腸道出現(xiàn)放射性濃集,膽道閉鎖患兒肝顯影出現(xiàn)快,腸道不出現(xiàn)顯影。
6、B超:
可發(fā)現(xiàn)總膽道管囊腫,如無膽囊提示膽道閉鎖。
7、肝活檢:
肝結構基本正常,膽小管大量增生提示膽道閉鎖;肝小葉結構紊亂,肝細胞壞死,多核巨細胞易見到提示肝炎。
8、剖腹探查:
爭取在2個月內施行,如無膽囊宜進一步探查;如有膽囊,應進行膽囊造影,如異常則作肝門空腸吻合術(越早施行效果越好,最遲不超過3個月)。
治療
新生兒黃疸西醫(yī)治療方法1光照療法:
新生兒裸體臥于光療箱中,雙眼及睪丸用黑布遮蓋,用單光或雙光照射,持續(xù)24――48小時,膽紅素下降到7毫克/公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療。
2酶誘導劑:
常用苯巴比妥,劑量:
5――6mg/kg/日能自愈多喂糖水可使黃疸加快消退,不必治療。
但遇黃疸較嚴重時應予光療并作進一步檢查,以防夾雜病理性黃疸。
3交換輸血:
換血是治療高膽最迅速的方法。
主要用于重癥母嬰血型不合的溶血病,可及時換出抗體和致敏紅細胞、減輕溶血;降低血清膽紅素濃度,防止膽紅素腦病,同時糾正貧血,防止心力衰竭。
護理
新生兒黃疸的食療方法方劑1:
蟬蛻0、5g,綠豆5g。
制用法:
水煎服。
適應癥:
新生兒黃疸。
方劑2:
鮮蘑菇或番薯適量。
制用法:
做菜煮湯食用。
適應癥:
新生兒黃疸陰黃證。
方劑3:
冬瓜皮、玉米葉各3g。
制用法:
水煎服。
適應癥:
新生兒黃疸。
黃疸兒適宜飲食1、西瓜患黃疸者小便發(fā)黃,宜多吃西瓜,或每日2~3次,每次飲西瓜汁1碗。
西瓜能清熱解毒,利小便。
2、梨子梨子能清熱、解毒、消痰。
它含有維生素C1、B1、B2、煙酸和糖,據(jù)馬文飛《食物療法》中介紹:
“治黃疸?。?br />雪梨,洗凈切片,浸入食醋中,每次吃梨2個,1日3次。
”3、獼猴桃性寒解熱,適宜陽黃者服食。
崔禹錫《食經(jīng)》云:
“和中安肝,主黃疸。
”
并發(fā)癥
敗血癥,新生兒肺炎,膽道閉鎖,母乳性黃疸。


2)確認收貨前請仔細核驗產(chǎn)品質量,避免出現(xiàn)以次充好的情況。
3)該信息由排行8用戶自行發(fā)布,其真實性及合法性由發(fā)布人負責,排行8僅引用以供用戶參考,詳情請閱讀排行8免責條款。查看詳情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