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經性厭食癥


-
相關癥狀:營養(yǎng)不良、 抑郁、 心動過緩、 消瘦嚴重者呈”皮包骨頭”樣 、消瘦、 脫發(fā) 、體重減輕、 利尿、 低血壓 、閉經
-
zhang124
-
免費咨詢
線上溝通
與商家溝通核實商家資質
線下服務
核實商家身份所有交流確保留有證據
服務售后
有保障期的服務請與商家確定保障實效
神經性厭食癥
神經性厭食癥又名精神性厭食癥,屬精神性的進食障礙、以故意節(jié)食致體重減輕為特征。多發(fā)生于青少年期(約85%發(fā)病于13至20歲之間),而女性的患病率較男性高約十倍,患病期可長達幾個月至數年不等。部份人士盡管節(jié)食前屬超重,但至正常體重時仍不停節(jié)食;另部分人士因職業(yè)需要而維持體重,例如歌星、演員,模特兒和運動員等,他們有較高的罹患率。厭食癥亦多來自較富裕的家庭。
癥狀
1、無休止地減少體重,懼怕體重增加。2、到疾病后期,由于長期不足量的進食,可能出現食欲減退。3、患者主要以圍繞減少體重進行各種活動,如有意節(jié)食,嚴格控制主食量及脂肪、蛋白質入量,增加每日的活動量,以遠低于病人應有的體重標準,常呈現出憔懷,極度消瘦,嚴重營養(yǎng)不良的軀體狀態(tài),相反病人對此感到欣慰或安穩(wěn)。大部分患者仍認為自己或自己的某個部位還是“胖”,而為此不安,堅持“減體重”的活動。4、神經性厭食癥患者以故意節(jié)制食量為必要癥狀,食量遠較常人為少,或僅選擇低能量食譜。部分病人在病程中不能耐受饑餓,而有陣發(fā)性貪食,呈少食或禁食和貪食相交替。5、神經性厭食癥有哪些表現?神經性厭食癥近半數患者起病前有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,有約1/3患者在起病前有輕度肥胖的癥狀。6、神經性厭食癥好發(fā)于女性,特別是12~18歲的青春前期或青春早期的女性。30歲以后發(fā)病的較為罕見。7、神經性厭食癥有哪些表現?專家指出,患者常常有體象障礙自覺過胖,或部分軀體過胖。即使已明顯消瘦,仍會認為并不瘦。8、一般神經性厭食癥患者極度擔心發(fā)胖,常采用過度運動、致吐、導瀉、服用食欲抑制藥或利尿劑、藏匿或拋棄食物的方法來減輕體重。9、有些神經性厭食癥患者可伴強迫性癥狀及抑郁情緒,容易引發(fā)并發(fā)癥。10、神經性厭食癥有哪些表現?專家指出,有些患者出現體重減輕的癥狀,較以往或常人低25%以上,嚴重者可達到消瘦程度。11、有些患者有性功能及性發(fā)育障礙。女性出現閉經,男性出現性敏感減退或陽痿。青春前期者,性心理和生理發(fā)育遲緩。
病因
遺傳(30%):患者的同胞姐妹中,同病者有6%~I0%,遠高于正常人群的預期患病率,說明遺傳在本病的發(fā)生中起一定作用,患者有嚴重的體溫調節(jié)障礙和月經紊亂,提示在丘腦損害可能是本病的生物學基礎。心理發(fā)育(25%):本癥患者存在體象障礙,其心理發(fā)育,素質的形成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。①嬰幼兒期有飲食問題②病人的父母過于關注飲食③家庭關系影響了兒童期自我認同的發(fā)展,有人認為厭食是向兒童期退行的表現,是對青少年期情緒問題的回避。社會因素(15%):多來自于社會地位偏高或經濟較富裕的家庭;城市人群的患病率高于農村人群;在城市中,私立學校的女生患病率高于普通學校。
預防
日常飲食及生活請多注意:1.多注重蛋白質,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補充,如多吃肉類,蛋,奶類及蔬果等。2.三餐定時定量進食,必要時上下午可各加一次點心。3.飯后不獨處,以防催吐。4.保持生活規(guī)律,心情愉快。5.培養(yǎng)自己正確的審美觀,不要盲目追求時尚。6.無法自制時,須及早就醫(yī)治療,或住院控制。
檢查
查體:(1)體重下降,皮下脂肪消失。(2)血壓、體溫、脈搏降低。(3)肢端發(fā)紺。(4)皮膚、頭發(fā)干燥、脫發(fā)。(5)腹脹、便秘。(6)勉強進食,易發(fā)生腹瀉,進食量明顯低于常人。節(jié)食致體重減輕,至少達到下述標準之一:①比原先體重減輕25%以上(減15%以上為可疑病例);②比標準體重低25%以上(減15%以上為可疑);③Qutelet體重指數[體重kg/(身高㎡)]低于17.5。身高厘米數減105,即得正常體重的公斤數。Qutelet指數一體重公斤數/(身高米數),Qutelet指數為17.5或更低,可視為符合診斷的體重減輕。
治療
神經性厭食癥西醫(yī)治療方法(1)多數病人需住院治療,嚴重者需強制入院。(2)全身支持療法。(3)藥物治療:1)抗精神病藥物。主要用舒必利和氯丙嗪,有助于減輕進食焦慮,降低代謝和增加體重。2)抗抑郁劑。對于伴抑郁癥狀者,可用氯米帕明之類的抗抑郁藥,既可使抑郁癥狀改善,又可增加食欲和體重。(4)心理治療:1)行為治療。2)認知治療。3)心理動力學心理治療。4)家庭治療。
護理
神經性厭食癥食療方1、[原料]山藥20克,黨參20克,鵪鶉(去毛與內臟)1只,鹽1克。[制作]將鵪鶉洗凈,切塊,放沙鍋中加山藥、黨參、精鹽,大火燒開,改小火燉30分鐘,肉熟后肉飲湯。[服法]佐餐食之。[功效]健脾養(yǎng)胃,適用于體倦乏力,神經性厭食癥等癥。2、山藥魚片湯[原料]魚肉250克,海帶絲50克,豆腐100克,調料適量。[制作]將魚肉切片,山藥剁碎,在鍋內加水,放入海帶絲和山藥末,煮開后再放豆腐塊和魚片,加鹽,煮熟后放蔥花、胡桃粉即可食用。[服法]佐餐食用。[功效]健脾胃,滋補強壯。適用于脾胃虛弱、消化不良、神經厭食等癥。3、山楂麥芽飲[原料]生山楂25克,炒麥芽15克。[制作]將生山楂去核,切片,與炒麥芽同用開水沏泡,渴飲。[服法]代茶飲。[功效]健胃,導涑肖食。適用于消化不良,宿食停滯,神經性厭食等癥。4、山金胡蘿卜湯[原料]山藥30克,內金10克,新鮮胡蘿卜200克,紅糖20克。[制作]胡蘿卜洗凈切片,放鍋內與山藥、內金同煮30分鐘,加紅糖即可。[服法]飲湯食胡蘿卜、山藥、內金。[功效]補中健胃,幫助消食。適宜于脾胃虛弱之消化不良,納食少等癥候的緩解。
并發(fā)癥
蓄意節(jié)食,導致出現月經停止,性功能減退,發(fā)育遲鈍,低血壓,低血鉀,頭暈,便秘,貧血,脫水,維生素缺乏癥,胃炎或脾氣古怪,情緒不穩(wěn),容易失眠等現象。


2)確認收貨前請仔細核驗產品質量,避免出現以次充好的情況。
3)該信息由排行8用戶自行發(fā)布,其真實性及合法性由發(fā)布人負責,排行8僅引用以供用戶參考,詳情請閱讀排行8免責條款。查看詳情>